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全本小说网 -> 全本穿越小说 -> 五胡之血时代

第436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在听到荀崧的话后,一众颍川士人都是心中明白了他的意思。

    自从残存的晋朝宗室败退到了偏僻的秦凉和江东之后,他们这些作为中原孤臣的士人们,就已经知道司马氏再想还复中原是难上加难了。

    只不过,他们不愿意如此轻易的屈服与青州汉国的势力之下。

    毕竟,这需要的代价是付出他们累世传家的政治特权。

    一时之间,整个大堂之内静悄悄的。

    所有人都在低头沉思,没有任何人说话。

    最后,还是一个沉稳沙哑的声音打破了这个沉闷的安静。

    一名胡须花白的士族老者正色的缓缓的说道。

    “东汉之法,虽然有些苛刻,不过却也算是新朝之政,倒也让其朝野上下焕然一新,我辈皆是士庶楷模,也不好再过度计较这些喽”

    说话的这人乃是颍川陈氏留守祖地的宗长。

    颍川陈氏虽然大部分人都已经迁徙到了江东,但是仅仅是留守在颍川的这些族人,也依旧是能与颍川荀氏相比肩的势力。

    众人一听到势力最大的颍川陈氏的宗长都这么说了,所有人也都是明白了他的意思。

    无非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罢了。

    如今城外的胡虏要钱要命,还得要堕他们家门名声,而青州的刘预虽然也是要他们的钱财,但毕竟还是给他们保留了一部分传家立业的根基。

    所以,哪怕是被东汉的刘预大放血,也好过在羯胡人面前躺平等干啊。

    “不错,不错,陈公说的有理啊,我也早就说过,东朝新政,实在是救民济世之法,我辈早就应该顺应天意啊”

    一名中年士人立刻大声的赞同道。

    在颍川陈氏的领头带节奏之下,原本还顽固的坚守自己士族豪强特权,不肯依附青州汉国的颍川众们,全都是转变了口风,一个个都是成了青州汉国抑制豪强的铁杆拥护者。

    大家都已经是为了保命要投靠青州汉国了,既然要投靠,那就索性彻底一点。

    否则,谁要是现在不表态,万一以后再有小人在新主面前谗言,那就是自找苦吃了。

    “对对,顺应天意”

    “是啊,吾早就是观紫微之象利于东方,正是圣主当政之相啊”

    “不错,我早就听闻刘季兴宽弘雅量,我们之前的些许误会,肯定不会影响求援兵的”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我们这么一点小小的误会算的了什么”

    听到这些人一个个争相表态的嘴脸,荀崧心中不禁是一阵鄙夷。

    这些人都是脸皮厚的很,要是这青州汉国的援兵不来,只怕下一次就是要商量这投降匈奴汉国了。

    到了那个时候,这些肉麻的话,就是对匈奴人去说了。

    至于夜观天象那一位仁兄,又将改口说紫微星利西方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他们这些人统一赞同,倒是让去求援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好了,诸位之言,某都已经是记下来了。”

    荀崧伸手制止了依旧在争相表态的颍川乡党们。

    “如今距离颍川最近的一路汉军,正是在荥阳的祖士稚所部。”

    众人听到这里,都是眼睛瞪得大大看着荀崧。

    荥阳郡距离颍川郡并不远,要是轻兵急进的话,不过是数日就能抵达。

    要是以骑兵快速奔袭的话,两三天也可以抵达。

    如今许昌城中的粮草积蓄也就是能够用一个月罢了。

    更为关键的是,要是城外的胡虏不退兵,那他们这些人就将错过今年的耕种时节。

    这样一来,今年就将都会是颗粒无收。

    等到了秋冬时节,也不用什么胡虏来袭扰了,他们就得抛家舍业沦为流民了,这没有粮食可是熬不过冬天的。

    “越快越好啊”那名颍川陈氏的老者立刻说道。

    “对啊,荀使君,这汉军自然是越快越好,否则再拖上些时日,这许昌城中可就是断粮了。”

    众人纷纷赞同荀崧派人去荥阳郡求援。

    “好吧,荀某之前曾经与荀士稚有数面之缘,略有些交情,我亲书一封,应该可以求到援兵前来解围”

    一听到荀崧这么说,众人都是面露喜色,纷纷都是相互看看,全是大松一口气。

    “不过”

    荀崧的又一句话,却是让众人又把心给提了起来。

    “荀公,不过什么”一名士人立刻就是惴惴不安的问道。

    荀崧扫了众人一眼,而后才缓缓说道。

    “不过,如今城外的胡虏已经是比之前还要多了,要突围去求援,只怕是九死一生啊”

    一听到这句话,众人刚刚喜悦起来的心情,又是瞬间沉到了谷底。

    如今许昌城外的匈奴胡虏大军至少五六万之多,甚至可能还要更多。

    其中有羯胡石和东莱叛贼王的旗号,这些惯匪可都是曾经在几年前攻陷过许昌城的。

    他们都熟悉许昌内外的交通要隘,从城中往外突围,势必要面临许多的危险。

    “此去九死一生,非干练果决之辈,不可胜任”荀崧沉声说道。

    “所以,大家都先把推荐一些弓马娴熟的死士吧”

    几个月的守城战下来,大家虽然保住的许昌城,但是每家都是损失不小,其中就包括敢战的部曲子弟。

    如今又是这么危险的任务,所有人都是非常的为难。

    不过,这可是求援的最后一条办法了。

    众人都是很快把各家最后看家底的死忠部曲或者子弟给贡献了出来。

    这几十个死士都是弓马娴熟的老手,面对城外的危险虽然心中也很是恐惧,但为了留在城中亲眷,也都是硬着头皮接受了任务。

    可是仅仅是一天之后,这些许昌城中的敢战死士,就真的变成了死士了。

    这些趁着傍晚昏暗缒城而出的死士们,几乎是没有一个人成功突围。

    因为城外那些骄狂的胡虏用枪矛高举着一个个的首级,不住的在城外来回狂奔炫耀。

    其中还有两个被活捉的死士,已经是变节投降了胡虏,把城中的虚实尽数告知了匈奴人。

    “算上那两个败类,不多不少,真的就是三十四个”

    荀崧脸色难看的说道。

    他在城头是依次清点了那些被胡虏展示的头颅,再加上那两个俘虏,正好是这一次派出去突围的全部人数。

    “全军覆没”一名颍川士人牙齿颤颤的说道。

    其余众人也都是脸色惨白,谁也没有想到,城外胡虏的包围已经是如此严密了。

    可以称得上是风雨难彻了。

    “再来”荀崧用手一拍城垛,恨恨的说道。

    这一次,荀崧与众人又是选出了二十多人,并且在是周密部署之后,分散成了三个方向突围。

    可是事与愿违,作为所有人最后希望的这一批死士,也都是伤亡惨重。

    至于那两三个没有落到的胡虏手中的死士到底有没有突围出去,荀崧等人是几乎没有报希望的。

    因为按照约定,当有人成功突围出去后,不管如何,都会在某一个方向上纵火起烟,来給城中的荀崧等人示意的。

    可是一连两三天,都是连一个火星儿都没有出现过。

    所有人都是心如死灰,他们全都知道,又一次的突围肯定是失败了。

    那几个漏网之鱼很有可能死在了途中,或者是受到了重伤,要么就是干脆逃跑求生去了。

    总之,这许昌之围恐怕无解了

    荀崧又是召集了众人共商此事。

    与前两次的果断和坚决不同,这一次众人都是没有了可以引用的得力部曲了。

    毕竟,这种九死一生的活计,根本不是一般人可以胜任的。

    更何况,就算是有能胜任者,也不一定愿意就这么白白送死啊。

    城外挂在胡虏枪尖上的几十个人头,可都是一个个的明证

    对于这突围之事,荀崧也已经是彻底变成了让众人自举自荐。

    这种死亡大于存活的事情,要是赶鸭子上架可是毫无用处的。

    说不定被强迫出城送信的人,一出场就去投降胡虏了。

    那样的话,还要白白搭上所剩不多的轻甲和马匹。

    “谁人愿意再出城”

    荀崧一边说着,一边又是扫了一眼众人。

    所有人在荀崧目光触及的时候,都是连忙低下了头,或者是望向了左右。

    “谁人愿意再出城”

    荀崧又是问了一遍。

    他刚刚在几个士人的脸上看到了诡谲之色,在这种危机时刻,那极有可能意味着背叛

    要是没有了援兵,那就是彻底没有希望了,肯定会有人做出铤而走险勾结城外胡虏的事情

    所以,这一次必须得有人挺身而出,并且还要突围成功

    见到众人全都默然不语,荀崧心中轻叹,不禁沉声的说道。

    “既然无人敢应,好,那某就亲自出城去荥阳求援兵”

    荀崧的话如同一击重鼓,让众人都是面露惊讶的看向了他。

    有几个与荀氏交好的士人想要劝阻荀崧,但却都是刚刚启了嘴唇,却是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在众人的沉默下,荀崧自己说出的话,就要必要去做了。

    就在这时候,在大堂的偏门后,突然响起了一个清脆的少女声音。

    “阿父不可”

    话音未落,一名身材修长,穿着红罗衣衫的清秀少女就走了进来。

    她身后泛着泛着一缕黄灿的阳光。

    朦胧的落日余光,看似及笄之年的少女,披着散落的少女青丝,迈着轻盈矫步,向荀崧走去,众人纷纷让开条道。

    荀崧听到声音后,见到这名少女,也是首先略微一惊讶,而后眉头一皱,轻声的呵斥道。

    “此乃军议重地,小儿辈岂能擅闯”

    “还不速速退去”

    原来,这名红装少女乃是行豫州刺史荀崧的长女,名字叫做荀灌,平常都是唤作灌娘,今年不过是十三岁。

    “如今胡虏围城半年,一旦城破,不论男女老幼,皆是有刀兵殒命之灾,到了那个时候,难道还分什么男女,什么小儿辈嘛”

    荀灌面对呵斥,倒是一点也不慌张,反而是非常镇定的辩解道。

    荀崧的子女中,最为喜爱的就是这个喜爱弓马骑射的长女,所以也是并没有再继续斥责,反而改为询问。

    “灌娘,为父问你,刚刚为何说不可啊”

    荀崧说这话的时候,不由的老脸一红。

    其实在刚刚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心中还是有些许庆幸的。

    那可是九死一生,哦,也可能是十死无生的从数万胡虏中突围啊。

    “父亲乃是城中军民所望,是数万人的主心骨,岂能轻易离开城中”荀灌用清脆的声音大声的说道。

    小小年纪的她虽然才十三岁,但是一身的英武之气却是丝毫不输成年的男子,就连目光之中也是透出一股凌厉之色。

    “万一父亲离开城中,再有奸邪之辈勾结胡虏,那可如何是好”

    荀灌的这句话,更是如同一把锋利的小刀,刮的在座的某些人脸皮生疼

    “我儿说的有道理”荀崧也是点头说道。

    刚刚是自己一时冲动,考虑不周了

    就城中某些人的节操,要是没有了自己坐镇,肯定早早就与胡虏勾结妥协了。

    那样的话,颍川荀氏一门可就成了胡虏砧板上的鱼肉了。

    不仅是连皮带骨,包括数百年的名望也就毁于一旦。

    不过,女儿荀灌接下来的话,却是更是让荀崧及众人大大的吃了一惊。

    “突围求援之事,我愿往”

    荀灌脸色严肃的大声说道。

    “什么你去”荀崧脸色大变。

    但是,在看到女儿荀灌眼中的坚决和请求的意味后,荀崧也是知道女儿并不是做小儿戏言。

    他忍着心中对众人的不快,立刻就是向荀灌说道。

    “如今接连两批人皆死难,你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又如何能穿过虎狼一般的敌军,去往数百里之外的荥阳呢”

    荀崧心里不住的想着好女儿,乖女儿,你快说不知道,然后就退出去吧

    “父亲放心,儿接连观察了多日,城外的胡虏在半夜的时候皆是没有了游骑马蹄的声响,肯定是夜深后就睡觉去了,儿可趁着半夜出城,以快马轻骑突围”

加入书架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