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全本小说网 -> 全本穿越小说 -> 三国黄胜传

一六一,魏种献策定朝纲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黄胜看着刘协,见他并不像是喝醉说糊话的样子,又看了一下旁边的曹皇后,然后,黄胜选择了低头不语。

    刘协明白了黄胜的意思,忙道:“皇兄请放心,皇后与我,不分彼此,有什么话都可以直言不讳。”

    黄胜暗自吃惊,想不到刘协如此信任曹皇后,要知道,这可是曹操的女儿,曹操将女儿嫁给刘协,肯定是想更有效地控制刘协,而现在,刘协居然将曹操的女儿视为心腹,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为了再次确认,黄胜问刘协道:“曹皇后之父,是不是曹丞相”

    刘协道:“正是。”

    这时,曹皇后也开口道:“妾身虽然是丞相之女,然而丞相所做之事,与妾身无关,妾身所做之事,亦与丞相无关,望皇兄勿疑。”

    黄胜道:“皇后请见谅,臣,唐突了。”

    曹皇后道:“现在,只是陛下与皇兄以兄弟名义相聚,并无君臣之分,妾身只是一弟媳身份,并非皇后。”

    黄胜道:“既然如此,我有一言,请二位静听。”

    刘协与曹皇后都放下酒樽,静静的等着黄胜发言。

    黄胜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汉朝庭,自孝灵皇帝以来,便开始末落,内有十常侍祸乱朝纲,外有黄巾贼暴动州郡,前有董卓霸占京师,后有曹操欺君罔上,朝庭威信已荡然无存,所以,才有了今日诸候割掘的局面,天下之势,久合必分,分久必合,天意如此,已非人力所能挽回。”

    顿了一下,黄胜又道:“假如,有一天,我打败了各路诸候而统一天下,到时候,就算我交出了兵权,把江山交给贤弟你,然而,原先跟随我的手下诸将,贤弟对他们并没有丝毫恩德,又怎能控制得住他们,恐怕,到时候又是另一场诸候争霸之战。”

    刘协听得冷汗直冒,同时也心中释然,自己只还过是大汉王朝末落的见证者,并不是大汉江山毁在自己手中。

    黄胜又道:“贤弟放心,我不会像曹操那样限制你的人身自由,当然,也希望你不要去做蠢事,贤弟是个聪明人,我相信你知道该怎么做。”

    刘协深吸了一口气,道:“皇兄之言,诚不欺我,我对皇兄,真是相见恨晚。”

    说完,举起酒樽道:“我相信,皇兄一定能扫清,席卷荒。”

    黄胜也举杯应道:“也为了天下早日太平,干杯。”

    一会,黄胜又道:“如今,我们正与曹军交战,洛阳不太安全,我准备将帝都迁往青州乐安,贤弟之意如何”

    刘协心中微微一惊,道:“此乃朝庭大事,需跟百官商议才行。”

    黄胜道:“这是当然。”

    刘协知道黄胜虽然这样说,但迁都肯定已经是铁定的事了。

    又聊了半刻,黄胜告辞刘协便回了军营。

    次日朝会,刘协向百官提出了迁都乐安的事,果不其然,满朝官员中几乎没有一个人赞成的。

    由于众官意见一致,黄胜一人不敌百官之口,迁都之事,只得暂缓。

    黄胜回来问计于魏种。

    魏种道:“主公放心,下官之前说过,要为主公劝说天子迁都的。”

    黄胜郁闷的道:“朝庭官员众多,一个个的去劝说,岂不是很麻烦,干脆,强制执行得了,有违令者,军法处置。”

    魏种微笑道:“主公不必焦急,我只需说服一人,就可令百官就范。”

    黄胜问:“何人”

    魏种道:“此人就是太常杨彪。”

    “杨彪”黄胜不解。

    魏种道:“对,杨彪乃仅存的元老之一,德高望重,乃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首,只要他一人应允,其他人必然服从。”

    黄胜道:“好,那就有劳子高跑一趟了。”

    魏种道:“主公放心,下官必不负主公所托。”

    无独有偶,正当魏种要告退的时候,此时,却有卫兵来报告道:“主公,太常杨彪求见。”

    黄胜笑道:“这下,倒省得子高跑一趟了,哈哈。”

    魏种道:“先看看杨彪为何事而来。”

    黄胜道:“嗯。”

    一会,杨彪入到大帐中。

    一番礼数过后,黄胜道:“杨公此来,所为何事”

    杨彪道:“正为迁都之事。”

    黄胜和魏种对望一眼,转问杨彪道:“杨公有何高见”

    杨彪道:“下官以为,迁都之事,不利于朝庭。”

    黄胜道:“为何”

    杨彪道:“东都洛阳乃天下之中心,,自光武帝建立,已历经近二百年,根深蒂固,眼下,大将军扶持天子,正是民心所向之时,当奉天子回帝都,则天下归心,而青州临海,大汉尚火,不利于水,所以,下官以为,迁都青州,实非上策,望大将军慎重考虑。”

    魏种道:“杨公此言差矣!”

    杨彪道:“这位是…”

    魏种道:“在下兖州魏种。”

    杨彪道:“兖州魏子高,久仰,先生有何高见”

    魏种道:“东都自熹平元年以来,至今二十余载,朝庭从未有过安定,天灾更是每年不断,日月更替,天道轮回,大汉四百年,西都传承二百年,东都亦是二百年,连年的动荡,无不预兆洛阳已不适合定都,而青州之繁荣,乃天下之最,乃定都最佳之地,何况,无上大将军若攻下洛阳,则曹操必以武关和函谷关而据守,此二处易守难攻,以至洛阳会长期处于前线,危及天子安全,如此种种说明,迁都乃是势在必行。”

    杨彪道:“迁都乃国之大事,昔日,董卓迁都长安,以致天下分裂,曹操迁都许昌,又让百官受害,如此看来,迁都实乃凶险之事,望大将军不要步董卓、曹操之后尘。”

    魏种道:“杨公差矣!天下分裂,并非全因董卓而起,曹操迁都许昌,乃是强制执行,非民心所向,而迁都青州,实是形势所催,又顺理成章,怎能说是凶险之事”

    杨彪道:“洛阳离青州,有数千里之遥,天子百官车帐众多,颠沛流离,何时才能到达。”

    魏种道:“我听说,欲行千里,并非疲于足,而是疲于心,杨公说的这些,都不算理由,昔日,秦始皇周游六国之地,历经万里,今日天子之车帐,难道比秦始皇的还多么”

    杨彪一时无言以对,毕竟,魏种说的都是事实,没办法,杨彪只好告辞。

    迁都之事,已成定局。

    杨彪走后,魏种对黄胜道:“百官不愿迁都,大多是因为其封地都在司州,并非是为天子所想。”

    黄胜道:“这些封地已名存实亡,还会有谁给他们纳供。”

    魏种道:“或许他们觉得,在洛阳还有一点希望,到了青州,一切就由不得他们了,毕竟,在许昌应该就有过经历。”

    黄胜道:“这些老臣也算是可怜之人,大汉到了这个地步,他们所能依靠的,只有天子了,可惜,天子亦是自身难保,又能给得了他们什么希望。”

    魏种道:“主公,百官之中,必有曹操心腹,可派人暗中调查,然后除之。”

    黄胜点点头,道:“嗯,何人适合办此事呢”

    魏种道:“有一人可胜任。”

    黄胜道:“何人”

    魏种道:“杨彪。”

    黄胜疑惑的道:“杨彪他怎会真心听我号令再说,我怎能将如此重要的事,托负给此人。”

    魏种道:“托负杨彪,其利有三,真正的汉朝老臣,皆痛恨曹操,杨彪作为百官之首,自然也不例外,从利益上来讲,杨彪不会拒绝,假如,主公派人去调查,反而会打草惊蛇,有杨彪出面,就可省去了不少事情,其利一也;杨彪久居高位,深知众官员之来历,让他调查,可事半功倍,其利二也;假如,杨彪查出了间细,又或者冤枉了无辜,都与主公无关,此乃借刀杀人之计,其利三也,有此三利,主公何乐而不为呢!”

    黄胜笑着拍了几下魏种的肩膀,道:“等我班师回青州,子高可帮我治理河南,有子高在,我无优矣!”

    魏种拜谢道:“多谢主公信任。”

    次日,黄胜收到赵云的战报,说已经攻克了巩城,曹操大军连同虎牢关的夏侯惇,已全部撤往洛阳,赵云正准备向洛阳进军,与张辽会合。

    同日,又收到太史慈的战报,说青州大军已经进入虎牢关,并留淳于琼驻守关隘,太史慈已率领大军向洛阳进发。

    看着这两份战报,黄胜十分满意,又马上传令给张辽,让他尽快去占领谷城,以将曹操后路截断。

    可惜,曹操更快,知道洛阳孤城终不可守,早就突围而去,向函谷关进发,张辽追赶一阵,缴获无数曹军物资,并顺势占领了谷城,与函谷关相对持。

    至此,司州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全被黄胜占领,曹操让夏侯惇守函谷关,曹仁守武关,大军主力撤往长安。

    而黄胜的并州和幽州战况未明,所以,短时间内也不会再挥军西进,司州之战,以曹操败退长安而结束。

    司州五个郡,目前弘农、河东、平阳,三郡仍属曹操,但主要人口分布却是河内郡与河南尹,黄胜占了这两个郡,司州的经济命脉已牢牢掌握在手,不过,最大的收获当然是救下了献帝。

    各县城都已稳定下来后,黄胜留太史慈守洛阳,总督司州两郡的军政,又任命魏种为河南太守,刘晔为河内太守,同时,令赵云率领回并州,支援庞德。

    黄胜率领三万兵马,护送天子百官回青州。

加入书架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